江苏建湖九龙口新传奇:古银杏上喜鹊窝_沙庄_李氏宗祠_无人机
春夏时节的九龙口,芦苇轻舞,水绿缠绵,传递不尽的绵柔与诗意。而沙庄古村,则像一片隐匿于时光褶皱里的秘境,古朴宁静,灵动温润。
远离城市喧嚣,来到沙庄。推开李氏宗祠那扇虚掩的木门,眼前豁然开朗,不禁脱口而出“好大一棵树”。那棵苍翠冲天的古银杏,如绿色的旗帜傲立于祠堂院内,矗立在沙庄之巅。
高考日将近,不少考生家长默默前来拜见这棵灵验的古银杏。苦心的父母们在树下虔诚系一缕红丝带,燃一炷清香,为家里的学子祈福祷告,祈愿考试顺利通过,一朝金榜题名。几年来,类似考学祈福或还愿谢恩的景象在这树下屡见不鲜。
这三百龄古银杏,植根大地,深邃安然,繁茂的绿叶拨动清风,挑出夕阳,揽来霞光,还给来人一个个欣喜与满足,静静续写九龙口沙庄的神奇传说。
展开剩余76%端午节前夕,有个外地游客慕名到李氏宗祠参观银杏树。他放飞无人机,想拍摄大树的身姿。无人机升到与树顶平齐处,没料有一对喜鹊紧张叫嚷着直冲过来,一阵惊险的盘旋纠缠,大有舍命驱逐无人机之势。
原来,银杏树上有喜鹊窝,窝里有喜鹊宝宝。
这银杏上的硕大喜鹊窝由来已久,沙庄的老人都知道。大树伴随多少代沙庄人生息,喜鹊窝也就同时存在着。银杏是沙庄变迁的记录者,喜鹊窝则是相伴相随的见证者,成为九龙口又一稀罕风景。
喜鹊是主食农田害虫的益鸟,是民间寓意吉祥喜庆的留鸟,寄托人们喜事盈门、好运连连的美好愿望。沙庄自古就有俗语“喜鹊叫,亲戚到”。查阅鸟禽资料得知,喜鹊喜好树冠高处筑巢,一夫一妻在春夏之交孵蛋育雏,衔食饲喂幼鸟,直到孩子独自飞翔。喜鹊还好整洁,一般不启用旧巢,每年初春搭建新窝,它们的家构筑精巧,能顶风冒雨不散架,堪称神奇。
但李氏宗祠银杏树上的喜鹊窝从未被废弃重建,也没有闲置过,这不动产里的常住居民好像与李家人一样世代相传。透过相机远摄镜头,可见喜鹊是天地间最精巧的建筑师,把自己的豪华别墅编织出碗状结构,外围枯条纵横,细致精密,掩映在树顶枝桠绿叶丛中,甚是平稳牢固。
村里有老人说喜鹊窝里有仙草,能护佑窝棚不透风不淋雨,喜鹊在里面生儿育女平安自在。还有人说,每逢甲子年,喜鹊彻夜啼鸣,传言这年要么庄稼丰收,要么国家有大喜事。传说归传说,窝的内部究竟怎样无法知晓,倒是悦耳的喜鹊鸣叫声大家还是很爱听的。
每到春分时节,成双成对的喜鹊在沙庄上空欢叫飞舞,于银杏树上嬉戏栖息,辛勤繁育着下一代。那段“大战无人机”剧情,正是幼鸟羽翼未满之际,做父母的护子心切,飞身来驱离入侵者,令人动容。
银杏树生长于沙庄的中心点、最高处。当来自芦苇荡的寒风掠过脱去金叶的银杏树端,便可见裸身的喜鹊窝点缀着古韵悠悠的李氏宗祠,成为沙庄风情画卷上的一个奇幻的墨迹。
九龙口的晨雾漫过祠堂,银杏树叶簌簌,早起的喜鹊便把村庄唤醒。芦荡暮色垂落时,银杏含羞入眠,喜鹊归巢的鸣叫惊起满村的灯光。原来,有喜鹊的沙庄,别有一番韵味。
沙庄李氏宗谱有记载“鹊巢重筑日,当有后人归”“鹊巢三筑,当有贤孙”。不知淮剧小镇的导游词里有没有新添《鹊巢记》?东升桥上有没有挽人回眸的观鹊台?沙庄戏苑戏台上的青衣有没有唱“喜鹊登枝”?写生的丹青妙手有没有画“栖云长鸣双喜鹊”……
初夏明月下,梢头摇动的银杏告诉忘归的游客,九龙口芦苇荡里拂来西南风,风中恍惚有当年李氏先祖的渔歌,正沿着喜鹊的飞翅,泊进水乡人家婉转的梦境里。又闻沙庄石板路上流淌的潮歌淮乐,仰头垂目,侧耳静听,古银杏上永不停息的喳喳鹊语,这才是天上人间恰到好处的醉美和谐乐章。
(转自微信公众号:九龙口银杏树下)
发布于:江苏省